乙型肝炎帶菌者,乙型肝炎帶菌者檢查,乙型肝炎帶菌者飲食

迷思一:帶菌者不能吃肉?

許多乙型肝炎帶菌者常誤以為肉類會加重肝臟負擔,因此完全避免攝取。事實上,適量的優質蛋白質對肝臟修復至關重要。根據香港衛生署的數據,約8%的香港人口為乙型肝炎帶菌者,其中不少人因飲食誤區導致營養不良。蛋白質是肝細胞再生的重要原料,尤其是瘦肉、魚肉等低脂來源,能提供必需氨基酸而不增加脂肪堆積。

建議選擇以下優質蛋白質來源:

  • 雞胸肉:脂肪含量低,易於消化
  • 魚類:富含Omega-3脂肪酸,有助減輕肝臟發炎
  • 豆製品:植物性蛋白質,減輕肝臟代謝負擔

關鍵在於烹調方式,避免油炸、燒烤等高脂做法,改用清蒸、水煮等健康烹飪法。乙型肝炎帶菌者檢查報告若顯示肝功能異常,更應注意蛋白質攝取量,建議每日每公斤體重攝取1-1.2克蛋白質。

迷思二:帶菌者只能吃素?

部分乙型肝炎帶菌者認為素食是保護肝臟的唯一選擇,這其實是錯誤觀念。長期純素食可能導致維生素B12、鐵質、鋅等重要營養素缺乏,反而影響肝臟功能。香港中文大學肝臟護理中心研究顯示,均衡飲食的帶菌者肝功能指標比嚴格素食者更穩定。

正確的乙型肝炎帶菌者飲食應包含:

食物類別 建議攝取量 好處
全穀類 每日3-4份 提供能量與B群維生素
優質蛋白質 每日2-3份 促進肝細胞修復
蔬菜水果 每日5-7份 提供抗氧化物質

特別提醒,素食者應定期進行乙型肝炎帶菌者檢查,監測營養狀況,必要時補充維生素與礦物質。

迷思三:帶菌者不能吃水果?

有人認為水果含糖量高,會加重肝臟負擔,這其實是片面認知。水果中的天然糖分與維生素、礦物質、膳食纖維共同存在,對肝臟健康有益。香港肝臟基金會建議,乙型肝炎帶菌者每日應攝取2-3份水果,優先選擇低升糖指數(GI)的種類。

推薦水果選擇:

  • 莓果類:藍莓、草莓等富含抗氧化物質
  • 蘋果:果膠有助排毒
  • 柑橘類:維生素C促進肝臟解毒功能

需注意的是,若乙型肝炎帶菌者檢查發現已有脂肪肝或血糖問題,則應控制水果攝取量,避免一次大量食用高糖水果如芒果、荔枝等。建議將水果分散在全天不同時間食用,每次約拳頭大小份量。

迷思四:保健食品可以治療乙肝?

市面上不少保健食品標榜能「治癒乙肝」,這完全是誤導宣傳。香港衛生署明確指出,目前尚無任何保健食品能取代正規的乙型肝炎治療。根據統計,約15%的香港乙型肝炎帶菌者曾因誤信保健食品而延誤治療。

保健食品使用原則:

  1. 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選擇
  2. 不能停用正規藥物
  3. 注意可能與藥物的交互作用

少數保健食品如奶蓟草、維生素E等可能對肝臟有輔助保護作用,但效果有限。乙型肝炎帶菌者應每6個月進行一次完整檢查,包括肝功能、病毒量等指標,根據檢查結果調整治療方案。

迷思五:所有加工食品都不能吃?

並非所有加工食品都對乙型肝炎帶菌者有害,關鍵在於選擇適當種類。香港食品安全中心將加工食品分為三類,帶菌者可參考以下建議:

加工程度 舉例 建議
最低加工 冷凍蔬菜、罐裝番茄 可適量食用
中等加工 豆腐、優格 選擇低糖低脂版本
高度加工 即食麵、香腸 盡量避免

乙型肝炎帶菌者飲食應以新鮮食材為主,但現代生活難免需要一些加工食品。選擇時注意標籤,避免含過量添加劑、防腐劑的產品。同時,保持規律的乙型肝炎帶菌者檢查,才能全面掌握肝臟健康狀況。

6


 熱門文章